
期刊信息
创刊:1983年
刊期:双月刊
主办: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勘察科学技术》编辑部
刊号:CN 13-1100/TF
ISSN 1001-3946
邮发代号:18-153
考虑斜坡影响的黏土中水平受荷桩非线性响应分析
李海如;实际工程中桩基往往被建设在临坡段地基上,且要承担很多水平荷载。该文提出了能够考虑临坡距和坡高的被动楔形体模型,以求解斜坡效应影响下的桩周极限土抗力。将其代入用来表征桩土侧向相互作用的p-y曲线中,再结合有限差分法,可以对水平受荷桩的响应进行求解分析。用该文方法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所得结论对临坡段桩基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隧道拱顶沉降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陈淼新;郑建雷;为满足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需求,该文提出一种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结合多种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技术的优势,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的融合算法构建隧道拱顶沉降参数模型,充分考虑不同沉降监测方法在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下的监测数据噪声,采用时间递推的方式获取监测数据的噪声方差,来确定权重分配比例。这一方法能够实时估计不同监测方法中的噪声方差及待测物理量的状态,并已成功应用于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中。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不仅模型构建简洁,而且在快速、准确估计待测物理量状态方面表现优异,数据融合的稳定性高,有效提升了融合数据的精度。
《勘察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正>本刊创刊于 1983年,系学术一技术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双月 20日出版。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全文收录涵盖专业及栏目设置本刊涵盖岩土工程及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工程测量及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物探与地下管网探测,岩土测试及工程检测等专业。其栏目设置有:1)理论与技术:本刊所涵盖学科及其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以及解决重大工程疑难问题的技术成果。2)应用与经验:应用已有的理论与技术,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或改进了某些技术方法,以及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实际工程的总结。
河漫滩相二元结构地层中超深基坑群阳角单元槽段稳定性分析
施冠洲;孟宪中;孟娟;林军;在河漫滩相下硬上软二元结构地层中施工地下连续墙时,阳角地层受到两次扰动,阳角单元槽段稳定性是需首先解决的问题。该文依托濒临长江的超深基坑群工程,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阳角槽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阳角槽壁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阳角槽壁的安全系数比一字型槽壁的安全系数低;在阳角成槽时,卸荷引发的槽壁坍塌易发生于砂层,尤其是厚砂层底部;深部砂层发生坍塌时,首选提高泥浆重度;浅部砂层发生坍塌时,首选提高泥浆液面。分析结果对于开发河漫滩相下硬上软二元结构地层中的地下空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基于旁压试验的含细粒砂层力学特性研究
罗元喜;郑鹤;刘正明;刘开斌;朱凌昊;该文针对常州地区第(5)3层含细粒砂层,在深度19~31 m范围内开展旁压试验,得到反应土体力学特征的原始水平应力、强度与刚度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了土体刚度在不同应变水平下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剪应变小于0.01%时,土体不排水强度随深度变化大;剪应变大于0.1%时,不排水强度随深度变化较小。剪切模量随剪应变呈非线性关系,当剪应变小于0.3%时,剪切模量快速衰减;剪应变在0.3%~1.5%之间时,衰减速率逐渐下降;当剪应变大于3.0%后,剪切模量随应变变化趋于平缓,进入残余强度阶段。小应变条件下土体刚度对差异性敏感。
国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丁继红,周德亮,马生忠通过对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分析 ,概述了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 ,指出组件化、与GIS集成、前后处理功能强化、科学可视化的深入应用将是未来地下水模拟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刘进达,赵迎昌,刘恩凯,王东升本文总结了1985~1993年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20多个台站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我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以及在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大气降水的稳定同位素浓度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求出了中国大气降水线和各区域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值。
根系固土作用及植物护坡稳定性分析
姜志强,孙树林,程龙飞对植被边坡中根系固土的力学效应进行了分析,将深粗根系视为锚杆,将浅细根系和周围的土体看作均匀复合介质,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以一个算例分析了根土复合介质的强度参数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FLA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采用FLAC3D研究某边坡的大变形破坏,模拟了边坡天然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边坡分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根据计算的结果对边坡采取了一定的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边坡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分析,得出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分析表明,FLAC3D在解决边坡的大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是有限元无法比拟的。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综述
杨梅;费宇红;该文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探索性的将各种修复技术划归为四大类,即物理法修复技术、化学法修复技术、生物法修复技术和复合修复技术,以期能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选用、命名和管理有所帮助。
国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丁继红,周德亮,马生忠通过对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分析 ,概述了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 ,指出组件化、与GIS集成、前后处理功能强化、科学可视化的深入应用将是未来地下水模拟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
FLA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采用FLAC3D研究某边坡的大变形破坏,模拟了边坡天然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边坡分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根据计算的结果对边坡采取了一定的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边坡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分析,得出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分析表明,FLAC3D在解决边坡的大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是有限元无法比拟的。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
薛红琴;地下水污染研究已成为水文地质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介绍了地下水污染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对确定性对流弥散模型的主要数值解法作了评述,并分析了模型中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针对模型在的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指出目前应进一步研究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