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信息
创刊:1983年
刊期:双月刊
主办: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勘察科学技术》编辑部
刊号:CN 13-1100/TF
ISSN 1001-3946
邮发代号:18-153
土石混合体碾压效果研究
刘润;韩林浩;孙若晗;土石混合体是常见的山区公路填筑材料,确定最优的土石混合体碾压方式是路基质量的重要保障。该文基于室内大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结合颗粒流软件构建土石混合体离散元模型,提出最小孔隙率相等原则下的缩尺碾轮等效荷载确定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分析碾压过程中颗粒的运动规律及压实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的铺设厚度与沉降率非正相关,现场土石混合体在振动碾压遍数6~8遍、铺设厚度为50 cm时压实效果最佳。离散元模拟为土石混合体碾压过程中宏观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可视化分析途径,为确定现场碾压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勘察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正>本刊创刊于1983年,系学术-技术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双月20日出版。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全文收录。1涵盖专业及栏目设置
含弱层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李学良;李凤明;王峰;含弱层露井联采边坡岩体受“边坡卸荷应力场+地下采动应力场”的协同作用,加之多弱层结构的存在,其破坏模式、演化规律以及灾变机理等更加复杂。该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含弱层组合岩体试样力学特性、蠕变本构模型、弱层演化机制以及弱层蠕变特性对边坡的作用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含弱层露井联采边坡具有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且稳定性受所处环境、时间效应等影响较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充分考虑现场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加强变形规律与破坏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可为含弱层露井联采条件下矿山边坡灾害防控提供新思路。
改进灰狼优化LSSVM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
李鹏波;该文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中核函数参数与正则化系数的选择对高程异常拟合精度影响较大问题,通过引入混沌映射、非线性调整收敛因子及莱维飞行方法改进灰狼优化算法,提出改进灰狼优化LSSVM模型(IGWO-LSSVM)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为常规LSSVM提供最优核函数参数与正则化参数。分别以线状工程、面状工程两种典型工程的GNSS水准重合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IGWO-LSSVM拟合方法的外符合精度较GWO-LSSVM拟合方法分别提高33%、19%,可为相关GNSS高程异常拟合工程提供一种参考。
基于附加系统参数的点云误差补偿模型研究
岳顺;蔡东健;岳东杰;翟长治;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效率高和精细度高等优势,该文从该系统的组成出发,深入分析了背包点云数据的误差来源,并通过设计实验对点云误差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该系统中存在系统误差,其影响因素多且相互叠加。为解决该问题,该文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了附加系统参数的误差补偿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削弱系统误差对背包点云的影响,显著提高了背包点云的精度,为建筑物点云的后续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国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丁继红,周德亮,马生忠通过对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分析 ,概述了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 ,指出组件化、与GIS集成、前后处理功能强化、科学可视化的深入应用将是未来地下水模拟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刘进达,赵迎昌,刘恩凯,王东升本文总结了1985~1993年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20多个台站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我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以及在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大气降水的稳定同位素浓度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求出了中国大气降水线和各区域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值。
根系固土作用及植物护坡稳定性分析
姜志强,孙树林,程龙飞对植被边坡中根系固土的力学效应进行了分析,将深粗根系视为锚杆,将浅细根系和周围的土体看作均匀复合介质,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以一个算例分析了根土复合介质的强度参数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FLA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采用FLAC3D研究某边坡的大变形破坏,模拟了边坡天然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边坡分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根据计算的结果对边坡采取了一定的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边坡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分析,得出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分析表明,FLAC3D在解决边坡的大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是有限元无法比拟的。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综述
杨梅;费宇红;该文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探索性的将各种修复技术划归为四大类,即物理法修复技术、化学法修复技术、生物法修复技术和复合修复技术,以期能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选用、命名和管理有所帮助。
国外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丁继红,周德亮,马生忠通过对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分析 ,概述了地下水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 ,指出组件化、与GIS集成、前后处理功能强化、科学可视化的深入应用将是未来地下水模拟软件发展的主要趋势
FLA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采用FLAC3D研究某边坡的大变形破坏,模拟了边坡天然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边坡分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根据计算的结果对边坡采取了一定的加固措施,对加固后的边坡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分析,得出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分析表明,FLAC3D在解决边坡的大变形模拟方面的优势是有限元无法比拟的。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
薛红琴;地下水污染研究已成为水文地质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介绍了地下水污染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对确定性对流弥散模型的主要数值解法作了评述,并分析了模型中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针对模型在的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指出目前应进一步研究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