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地区广泛分布着铅锌矿资源,铅锌矿被大量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该文介绍了采用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进行勘察,得到视电阻率反演拟断面图;利用金维软件将反演数据整合处理,绘制出不同标高的平面等值图,最后划分异常位置及分布范围。所圈定的平面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验证结果与瞬变电磁法推断解译结果吻合度较高。说明瞬变电磁法在该铅锌矿采空区探测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应用。
为掌握膨胀土的试验性能,合理评价其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效能,该文以南宁地区膨胀土基坑为研究背景,先通过试验分析掌握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膨胀力规律,再基于基坑现场监测成果,开展其力学监测项目和变形监测项目的现状发展程度评价及发展趋势分析。实例分析表明:膨胀土的抗剪参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也会降低膨胀土的抗剪参数;在试验含水率范围内,膨胀土的膨胀力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据现场监测成果,力学监测和变形监测的规律性相近,两者均是具有较高的现状发展程度,程度等级为Ⅱ~Ⅲ级,且两者后续均具增加趋势,但力学监测项目的发展趋势等级相对较高。
含弱层露井联采边坡岩体受“边坡卸荷应力场+地下采动应力场”的协同作用,加之多弱层结构的存在,其破坏模式、演化规律以及灾变机理等更加复杂。该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含弱层组合岩体试样力学特性、蠕变本构模型、弱层演化机制以及弱层蠕变特性对边坡的作用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含弱层露井联采边坡具有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且稳定性受所处环境、时间效应等影响较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充分考虑现场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加强变形规律与破坏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可为含弱层露井联采条件下矿山边坡灾害防控提供新思路。
<正>本刊创刊于1983年,系学术-技术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双月20日出版。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全文收录。1涵盖专业及栏目设置
土石混合体是常见的山区公路填筑材料,确定最优的土石混合体碾压方式是路基质量的重要保障。该文基于室内大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结合颗粒流软件构建土石混合体离散元模型,提出最小孔隙率相等原则下的缩尺碾轮等效荷载确定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分析碾压过程中颗粒的运动规律及压实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的铺设厚度与沉降率非正相关,现场土石混合体在振动碾压遍数6~8遍、铺设厚度为50 cm时压实效果最佳。离散元模拟为土石混合体碾压过程中宏观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可视化分析途径,为确定现场碾压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太钢袁家村铁矿现已出露的土质边坡位于采场西北区域,属于临时边坡。该文以土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钻孔地质情况,建立了三维钻孔模型。通过对岩芯及试样进行测验,获得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摩根斯坦-普莱斯法和简布法三种方法,对土质边坡在现状和终了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用削坡减载、放缓坡度的技术措施,优化原有边坡设计方案,动态调整边坡参数,确保边坡稳定和采矿安全生产。该研究方法可为其它土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空间在格局上的分界差异很小,当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识别过程中主要使用以电磁波为主的普通遥感图像,受困于采集的土地空间遥感特征尺度差异大,几何偏差突变区域多,导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识别效果差,该文提出了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无人机采集遥感图像,设计一种根据基准图像和校正图像特征对应关系的图像拼接技术,以克服当前大差异土地光学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弊端;设计了一种暗通道和双边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该方法在滤波过程中考虑了像素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灰度相似性,双边滤波能够降低图像噪声并保持图像细节,同时避免了传统高斯滤波对边缘信息的模糊处理;通过融合多尺度与主方向因子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完成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识别准确率高、效率高且效果好。
广西桂林属于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区,基础工程或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高陡岩质边坡,往往还伴随着崩塌(危岩)或滑坡地质灾害,并且矿山开采边坡基岩裸露,植被较少,边坡自然恢复周期较长,是广西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最大难点。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生态修复与周边生态相协调等因素,采取聚合生态防护系统一体化生态修复技术并辅以供水系统的生态修复方式,形成了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陡岩质边坡植被生长基质(土)在陡边坡上的固定问题和植被在陡边坡上的生长问题及长期稳定性问题。
该文以某黄土梁峁滑坡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泛四极装置超高密度电法,对现场实测剖面成果进行分析解译,推断出滑坡体地层结构和滑体范围,经钻孔验证结果基本一致。该实践表明,超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梁峁滑坡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该文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中核函数参数与正则化系数的选择对高程异常拟合精度影响较大问题,通过引入混沌映射、非线性调整收敛因子及莱维飞行方法改进灰狼优化算法,提出改进灰狼优化LSSVM模型(IGWO-LSSVM)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为常规LSSVM提供最优核函数参数与正则化参数。分别以线状工程、面状工程两种典型工程的GNSS水准重合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IGWO-LSSVM拟合方法的外符合精度较GWO-LSSVM拟合方法分别提高33%、19%,可为相关GNSS高程异常拟合工程提供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