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从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两方面,分析了西藏某矿山泥石流物源颗粒的组成及形成背景。根据矿区泥石流发育特征,计算得到泥石流容重、流速、流量及一次输移量等参数。以N2泥石流为例,经分析,N2区域泥石流的规模较小、中等发育、处于发展期,并对该处拟建排土场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了解决建议。
为研究富水地层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突泥涌水事故的致灾成因,该文以梁王山隧道斜井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等方法分析了突泥涌水事故机理,提出非完整岩体隔水层裂隙型的灾害模式,制定了“斜井改线、排水加固、帷幕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和增强支护结构”的综合处置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处置后斜井支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处置措施的有效性。
为提高混凝土坝渗漏检测工作效率及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水试验和伪随机流场法的联合诊断方法。通过测量井孔平均渗透系数揭示坝体渗透性,根据上游坝面电流场分布判断入渗口所在区域,逐步缩小渗漏检测范围,并利用水下电视技术进行观察与验证,最终精准定位渗漏隐患位置。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探测效率高,准确性强,能够为防渗处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对混凝土坝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积极作用。
在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强的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时,易引发突涌、流砂、沉降变形等风险。为有效规避此类风险,可采用竖向防渗帷幕与水平封底防渗帷幕(HWC)形成“封闭式”地下水阻滞方案。本研究依托海太过江隧道江北岸基坑工程,综合考虑工作井HWC的渗透性、厚度和布设位置等关键设计参数,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地下水运动模型。模拟分析了坑内、坑外降水两种模式下HWC的厚度、布设位置、渗透性等三个关键设计参数对工作井基坑涌水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无论采用坑内还是坑外降水,HWC厚度对涌水量的影响均微乎其微;2)在坑内降水模式下,HWC的渗透性对基坑涌水量影响显著,渗透性越低,阻水效果越明显;3)在坑外降水模式下,调整HWC的布设位置将伴随基坑抗突涌安全系数的改变,总体而言,布设越深,安全系数越高,涌水量越小。
该文基于三维直流电法对某矿山尾矿库尾砂进行了三维勘探,并对三维勘探成果进行了解译。通过钻孔验证了成果的准确性。表明了三维直流电法勘探可直观反映尾砂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正>本刊创刊于1983年,系学术一技术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双月20日出版。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全文收录。1涵盖专业及栏目设置本刊涵盖岩土工程及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工程测量及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物探与地下管网探测,岩土测试及工程检测等专业。其栏目设置有:1)理论与技术:本刊所涵盖学科及其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以及解决重大工程疑难问题的技术成果。
砂卵石地层渗透性强,采用降水方法时排水量巨大,最常用的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桩式帷幕在砂卵石地层中效果差。该文所介绍的新工艺在微观机理、整体工艺设计以及多项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并成功应用于北京某商务区最深基坑中,该工程帷幕内外水头差达10 m,是砂卵石地层采用桩式隔水帷幕取得显著效果的范例。此工艺的推广应用对其它区域砂卵石地层中隔水帷幕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为探究承压泉域富水地层中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扰动变形规律,该文依托在建济南地铁开源路站,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与建立考虑降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基坑降水与基坑开挖所导致的基坑外地表与管线变形、基坑内竖向变形与围护墙的水平变形规律。分析发现基坑开挖时坑外地表最大沉降值发生在1.0~1.5倍基坑深度范围,随着基坑开挖,坑外地表沉降逐渐增大,在开挖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一回弹,之后又持续沉降;地连墙水平位移不断增大,且最大值逐渐下移;基坑外直径较大的管线受基坑开挖扰动影响较大,基坑开挖时沉降不断增大;对于富水地层中开挖的车站基坑,降水变形对土体变形影响较大,因此当基坑内部进行降水时,应当采取坑外回灌等措施以减小地表变形。
岩溶塌陷一直是西南岩溶区工程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准确查明地下岩溶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对岩溶地区大型基建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云南某机场勘察为例,探讨基于工程地质调绘,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查明了地下岩溶分布规律、发育特征,为机场岩溶塌陷灾害风险防治提供了依据。
该文以西安地区某工程为例,通过地层结构和主要物理力学指标、SDDC工法挤密桩施工质量、CGF桩桩周土取样试验、现场地层取样对比等研究,分析湿陷性黄土场地SDDC法预处理质量不佳时,对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SDDC工法,含水率超过20%时,湿陷性较难消除,且桩身填料挤密系数和桩中心挤密系数均难满足设计要求。在湿陷性黄土场地,SDDC工法挤密桩处理效果对含水率敏感,含水率是控制性因素,不宜处理含水率较高的地基土层。当SDDC挤密桩桩身挤密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桩间土和桩中心挤密系数也达不到设计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参考。